在產品前處理階段
使用更高品質的中性清洗藥劑,可以循環利用2-3個月;原本需要加熱至95度以上才能去除的油污,現只需加熱至65度就可以清洗干凈了;產品也更加耐腐蝕……
雖然加大了清洗藥劑的投入成本,浙江澳利達空調部件有限公司卻收獲了經濟、環境雙重效益,節省了后續廢水處理費用,降低了能源、用水量的消耗。
澳利達公司一角
綠色環保也是競爭力。
澳利達公司總經理劉少偉認為,當前企業產廢后環保處理的標準和費用越來越高,與其糾結在末端處理上,不如在原輔材料上下功夫。
今年,澳利達公司革新電泳涂裝材料,實現了電泳漆100%循環利用,節約涂裝成本至少30%。產品通過鹽霧試驗,耐腐蝕時長由150至200小時,提升至900至1000小時,相當于暴露在自然環境下14年不生銹,有力地提升了市場競爭力。
環保助企“三服務”
生產未動,環保先行。
近年來,浙江龍泉經濟開發區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“黨政同責”“一崗雙責”的政治責任,把清潔生產、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,做到“管發展必須管環保、管生產必須管環保、管行業必須管環保”,全力守護這一方“好山、好水、好生態”。
環保專題培訓
9月14日,龍泉經濟開發區召集涉水、涉氣、涉固廢企業召開環保專題培訓會,對《新固廢法》中新增條款進行宣貫,提高企業環保意識,增強企業環保管理能力,落實落細“應知應會”十二點。
今年以來,開發區已先后組織6次環保培訓會,并赴溫州、云和、慶元、麗水等地學習。
環保助企“三服務”
施工揚塵、超載遺灑、廢水排放、粉塵收集、噪聲整治、危固廢堆放、“低小散”企業治理……
面對園區建設、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,經濟開發區以最堅決的態度、最嚴格的制度、最有力的措施,直擊問題靶向,實施精準治污、科學治污、依法治污,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。
開發區不定期對轄區內涉污企業開展“全覆蓋”現場檢查,發動聯系干部“進企業、查現場、翻臺帳”,督促企業完善環保制度,規范危廢倉庫設置和臺賬記錄,確保設備正常運行,廠容廠貌整潔有序。同時,加密轄區主干道路的巡檢,加強對在建項目施工揚塵、超載遺灑等影響環境問題的管控。
開發區”天眼“系統
欲流之遠者,必浚其泉源。
2019年,開發區成功創建“污水零直排區”,累計新增供水管道約5.3公里、排水管道6.2公里、排污(廢)水管道約6.7公里、綠化面積約22.6萬平方米。
今年,開發區出臺了《開發區企業“污水零直排”長效管理辦法》,規范企業排污納管行為,構建網格化管理體系。同時,落實專人在環保“天眼”中心實時對企業排污情況進行監控,發現異常即刻通知企業整改,及時消除環保隱患。
危廢處置難一直是開發區內小微企業的老大難問題。經濟開發區環保站主要負責人周永嘉介紹,為破解這一難題,計劃建設一個危險廢物(固廢)中轉站,現已完成項目可研報告、用地紅線及設計條件等前期準備工作。